2025年2月21日星期五

Diagnostic Policy Service CPU 占用

最近给那台老的 Windows 机器清灰、重新涂硅脂、升级 BIOS。5950x 终于算是稳定了下来,不再随机重启了(应该主要是 AGESA version ComboV2PI 1.2.0.Cc 的功劳,之前几乎每一版  BIOS 都有 BUG,不是随机重启就是性能低到离谱,要不然就是 USB 故障)。

硅脂之前用了暴力熊,TFX 之类的“高端”硅脂,总之就是比较贵,但是实际用下来,效果也就那样。所以这次用了比较常规的 7921。涂 7921 其实不麻烦,不用很精细地用手套慢慢压之类的,就是挤个 X 形然后散热器盖上锁紧完事。不用怕挤多了,台式机的散热器那种锁紧压力,想厚都不可能。X 形的最大优势是在压力下,硅脂是从中心往四条边扩散的,空气都从四边挤出去了。如果是精涂或者是多点挤,空气往往还会卡在硅脂里面出不去。X 形的坏处就是安装完毕之后旁边会被挤出挺多,其实也没啥关系,实在堵着慌擦掉就好。总之,折腾完毕之后 Prime95 Blend 烤鸡也就 74、75 度,俩单核 5.05G,全核 4.5G,作为风冷还是挺满意的。

结果问题来了,进了桌面完全闲置的状态,Package 温度也上 70 度,功耗也有 70、80W。这个就很不正常。看了一下任务管理器,得,Diagnostic Policy Service CPU 给我一直跑得欢呢。

AI 时代,搜索容易了很多,略过过程不提,问题出在 Windows 的一个陈年老 BUG 上,就这服务会猛往 system32\sru 下面写文件,需要强制停止服务,删除这个文件夹,然后重启服务。之后这个服务就不会再往里面写日志了。

Reddit 上已经有人写了个脚本干这事



@echo off
echo ... Set DPS service start type to manual ...
echo.
sc config DPS start= demand

echo.
echo ... Find PID of DPS service ...

for /f "tokens=2 delims=[:]" %%f in ('sc queryex dps ^|find /i "PID"') do set PID=%%f

echo.
echo ... Kill DPS service
echo.

taskkill /f /pid %PID%


echo.
echo ... Delete sru Folder ...
echo.

rd /s "%windir%\system32\sru"

echo.
echo ... Set DPS service start type to auto ...
echo.
sc config DPS start= auto

echo.
echo ... Start DPS service ...

sc start DPS
echo.

pause

UPDATE: microsoft fixed that issue and this fix is not longer be neccesary :)

2025年2月3日星期一

折腾铝坨坨其二

上篇

半高矮轴用了一段时间,还是感觉有些不太完美。一来半高茶轴的杂音比较大,听久了还是有些烦躁,作为高特的廉价轴,手感一致性也比较差,臭轴也有一定比例(~10/104);二来键帽会下沉一小段,加上边框比较紧凑,导致拔靠边上键帽的时候比较费力。既然这种铝上盖的套件做成完全静音不太可能,那干脆组一把青轴好了。

事实上,在 G80 青之后,我用过各种青轴键盘,比如号称小 Filco 的 CM 烈焰枪绿轴,雷蛇的黑寡妇绿轴,什么凯华、高特、佳达隆的各种青,都和 G80 青有一定的差距。而 Box 白虽然整体素质还行,但是原理所限,扭簧发声的时间和实际触发的时间是对不上的,这就有点滑稽。而我对于确认感这一点要求颇高,例如所有的所谓 HiFi 线性轴,都是触底发声,这个发声的时间也和实际触发的时间是对不上的。所以并不是我排斥触底声,而是无法忍受触发的确认反馈和触发本身对不上这件事。

在所有用过的青轴中,也就是高特的青轴和樱桃青最接近,其他家多多少少都有我用不下去的缺点。

所以青轴选的是高特的蓝玉轴。这个轴几乎搜不到任何评价,但是我之前用过黄玉轴和奶油黄这两款静音提前段落轴。对于奶油黄的评价是,Boba U4 的平替;而黄玉轴虽然大体手感和奶油黄差不多,但是轴芯稳定性更好、更顺滑,连 Boba U4 的那一点弹簧音和沙沙声都没了。我的评价是全方位超越 Boba U4,而且只要不到 7 毛一个,还要什么自行车。

和黄玉轴同时推出的有蓝玉轴和粉玉轴,粉玉是线性轴就先排除了。蓝玉的话出于对黄玉的信心,直接盲狙了 200 多个。

蓝玉和黄玉合影:


上手第一感觉是不如黄玉稳定,不过这也是意料之中,因为青轴的两段式结构,轴芯稳定性是天然不如其他轴体的。手感和樱桃青相比,段落的凸起稍微大一点,确认的哒的一下也稍微响一些,但是其他方面都完全超越樱桃青,比如轴芯的稳定程度、杂音的控制尤其是没有沙沙声和各种奇怪的触底回声,就是很清脆的确认别无其它。因为外壳材质的缘故,即使是放在铝上盖上,触底也相对柔和。品控稳定,手感一致,组完以后测试完全没有臭轴。

不过蓝玉是五脚轴,这个铝坨坨的 PCB 是三脚焊接改的爪簧,所以没办法,水口钳慢慢来吧。

卫星轴用的是 欧赛得 DKV3,也就是俗称的吧卫。稳定性非常好,而且也没有乱七八糟的杂音,稍微在钢丝顶端润一下就很好了。



键帽用的是 NuPhy 家的 GemPBT,mSA 高度,比 OEM 稍微矮一点点,比原厂略高,也是为数不多有 R5 高度的。

这套键帽的空格比较特别,号称是隐声空格,其实就是里面多了一些填充。但是麻烦的地方来了,这个空格明显比常规的空格要重。想起来 G80 青也是这样,空格用重一些的绿轴,G80 茶的空格是重一些的白轴。现在就是要找到合适的弹簧就行了。

蓝玉号称是 50gf 触发,但是按上去感觉比 Boba U4 还要重一些。果不其然,从 Gazzew 那里买的 Boba 弹簧,无论是 55g 还是 65g,换上去都比蓝玉原装的要轻。我猜 Boba 弹簧标注的是触底力度而不是触发,实际触发的话约等于高特那边的 42gf 和 45gf。


没办法,只好把之前多余的给超大键帽用的 80g 弹簧换上,但是感觉上又太重了。又想起来静音月白里面那根超长的双段弹簧,换上去以后比蓝玉原装要重一点,但是还是有点抬不起空格。于是把之前的试轴器上的乱七八糟的轴挨个拿来试,终于在一个不知道叫什么名字,大概已经停产的 Akko 轴里面整了一根压力差不多的轴出来。感觉还是比我需要的轻了不到 5g,但是差不多能用了。

顺便翻出来一套多余的轴下垫和底棉,顺手装上。


装完以后,前高稍微升高了一些,不过还是可以接受的。


键帽是五面热升华,所以就没有 ABS 或者 POM 那么黑,稍微偏深蓝灰那种。做工的话好于之前那套 KDA 高度的。


这铝套件折腾就暂时告一段落吧。


[update]

加了个 poron 夹心,其实没有什么变化。